|
2006年春节前夕,当林园出现在记者面前时,怀揣着一个传奇和两大谜团。
所谓传奇,是指他从1989年入市,不跟庄,不开“老鼠仓”,甚至很少透支,光靠自己的脑袋瓜灵光,16年来把股票从8000元炒到了4个亿。
所谓谜团,一个是他为何主动找到记者要把自己的财富和致富秘诀公之于众。另一个则是,他最近逢人就借钱,而且狮子口大开,有多少借多少。
不过,这个个头不高、自信心“爆棚”的陕西汉子,看起来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且决心已定。他当着圈内众高手大胆预言,“未来三年,中國股市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牛市!财富会向资本市场快速聚集!更多的富翁将从这里诞生!我已全面进入战备状态,满仓+透支!我要做全世界最贪的人!”
语毕,朗声大笑,一张國字脸上,眉毛和眼睛都笑弯了。
年复合增长率98%的神话
有一堆厚厚的股票交割单作旁证,林园讲述自己的投资故事显得格外有底气。16年中國股市的峥嵘岁月仿佛弹指一挥间,简单、轻松、愉快。
1989年底,他偶然撞进股市,以88.45元买入了5股深发展。此后,他反复买卖这一只股票,常常为了100块钱的差价,骑车穿梭于各营业部,没几个月就赚到了12万。随后,他大胆而幸运地收集到了大量原野、锦兴、琼民源、深华新等原始股,它们上市后均翻了十几倍,到1992年林园的股票市值已超过了1000万元。
这是中國股市刀耕火種的年代,深圳当时只有4家营业部,交易所还没有成立,报价是用小黑板手写,股票交割是标准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而且每天可以进行无数次买卖,甚至根本不受营业部营业与否的限制。
这也是最平民化的年代,草莽英雄一夜暴富根本不足为怪。中科创业的朱焕良等人,据说那时候都是与林园同一个屋檐下进出的。
1993年2月之后,股市进入第一波熊市,而房地产市场却迎来了热潮。幸运的是,林园恰恰在这个时候转战房市,一去两年。
“1994年底,有朋友拉我去上海做房地产,我就去看。看着看着发觉不对劲了,钱好象开始向股市回流。我立马套现,先拿了1000万入市。”
林园回来的正好。上证指数在跌到300多点的谷底后,开始反复盘升,到1996年初终于拉开了大牛市的序幕,直至2001年6月达到历史最高点———2245.44。
牛市中,林园的主力品種比较明确:深发展和四川长虹。这正是那波牛市启动功不可没的动力引擎。据林园称,当时他以每股12元买入深发展,再40元左右卖出。记者寻访林园曾驻扎过的4家证券营业部时,在上百米的流水单里,还发现:1997年1月28日以25.46元完成了第一笔交易,当年5月该账户总计买入56.2万股长虹,均价在25块多。至7月22日,长虹的仓位减少到15万股,其余股票均以60元以上的价格卖了出去。林园说,当时他各个账户上的长虹总计有100多万股,最多的一天曾给他赚出了一个奔驰车队。
那一轮牛市,几乎是闭着眼买股票就能赚钱,因此当时的时髦用语叫“博傻”,意指只有最傻的人,才能攥紧股票,赚到盆满钵溢。记者在交割单上看到,当时林园也频繁操作,但据称几乎从未失手过。几年下来,他盈利水平在9倍左右。
似乎是幸运之神再次垂青,2000年前后,林园在股市边打边撤。2001年初,当上证指数一路不回头地到达2100点里,林园终于头也不回地全线撤离了A股市场,逃掉了迄今为止的历史大顶!
熊市一直持续到今天。
林园这一次让记者无法相信的已不仅仅是他的幸运,还有他的勇气。2003年底,他杀回了A股市场,当时上证指数在1300点左右。熊市漫漫,谁也看不到尽头,林园竟三下五除二,将全部资金换成了股票。在一份盖着联合证券某营业部柜台查询业务专用章的股票对账单上,记者看到了林园的部分仓位和投资组合,其中包括:G千金、贵州茅台、G万科、云南白药、G铜都、G铸管、招商银行、马应龙、东阿阿胶和丽江旅游。截至2006年2月6日,市值累计达到8417.6万。而另一份传真显示着他在另一家公司的股票组合,截至2006年1月24日,总市值为3957.2万元。
据林园说,他当时入市资金有1.7个亿,两年来增值140%,到2005年底市值已达到4个多亿!
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
无论牛市、熊市,甚至是初创时的乱市都可以赚钱,这的确令人吃惊。
林园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和商人,用一句话概括他消费和投资的原则:只买性价比最优的东西!换句话说,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。
投资界的小圈子里,林园是出了名的“抠门”。飞机下来只坐大巴,酒店进去只住二、三星。“我告诉你,买部手机我一定要跑遍全城,就算30块的东西我也要讲价。这就是我的原则。”林园对大家的调侃非但不以为意,甚至有点自豪。“你想想,我花小钱都那么谨慎,做股票就更不用说了。”
林园最近两年来的投资组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,当初买入时这些公司的市盈率(PE)都非常低,例如铜都铜业、新兴铸管、赤天化、中原高速等。“它们股改后的PE都只有5、6倍。我可以大胆地说,上证指数哪怕跌破500点,这批股票还能赚1倍。原因很简单,太便宜了。”林园承认,不排除市场暴跌殃及池鱼的可能,“但12个月内一定能赚钱,不信你等着看吧。”
这话成了他近来的口头禅。
当然,林园绝不是个只买便宜货的“财迷鬼”,只要公司足够优秀,再贵的股票他也敢买,譬如贵州茅台。这是尽人皆知的“贵族股”,是两市最贵的股票。“03年我23块钱买它的时候,PE是17倍。我算过它未来3年的账,每年都有15%的复合增长,按当时的价格算,到06年PE就降到10倍了,这还不算提价的因素,根本不算高。”记者从一份流水单上看到,茅台涨到37、8块的时候,林园还在一路买进。
林园的商人本色还有另一个体现———不熟不做。十几年来,不算那些牛市中做着玩的短线品種,林园买来买去的重仓股就是那么三、五个行业,十几只股票。“我有个原则,我买的企业一定是我能算得清账的,而且要能算到今后三年。”
“拿茅台来说,它一年的产量就那么多,产多少销多少,又不会降价,所以每年能赚多少钱很好算。”因此,从1994年第一只酒类股古井贡上市开始,林园就关注这个行业,后来陆续买过泸州老窖、贵州茅台和五粮液。
医药股也是林园最青睐的,因为他是学医出身。同仁堂、云南白药、东阿阿胶、马应龙等等,都被林园看好并持有,有的还被列为未来随时增持的品種。
另一类是公路股。道理不言自明,一条路上跑多少车,收多少钱,可以算得明明白白。以前,林园在宁沪高速上赚过大钱,现在又把目标瞄准了中原高速。
林园买的企业有很多共性,零库存、现金流好、利润额大。“那些每年只赚几百万、几千万的公司你就不要买了,它们大多属于竞争行业,拼到最后就是打价格战,赚钱太累了。股东又能分享到什么呢?要买就买能赚几个亿、十几个亿的公司,这些公司多硬朗!”这是记者头一次听人用“硬朗”来形容企业。
2004年前后,由共同基金演绎出的核心概念:民族品牌+自主定价能力,是当时最流行的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两大标准,林园恰恰与之不谋而合。
很难理解林园为什么说自己要做全世界最贪的人,就过往看他是个知道进退、懂得见好就收的聪明商人。有人说,在股市中赚钱容易守住难,抄底容易逃顶难。这或许是人性弱点使然吧。但问起林园如何应付股市危机保全自身时,他的反应令人瞠目。“危机?有什么危机?我没觉得。”一个在危机来临之前早已抽身而去的人,对危机是没有切肤之痛的。
“股市初期,股票严重供不应求,上市就涨。到了1992年下半年就不同了,國家说要增大发行量。我觉得价格要下来了,所以就不做了。快到2001年的时候,大家炒股票以流通盘有多大做标准,盘子小就狠命炒,我觉得这早晚要出事,所以就慢慢退出了。”
林园的自制力也是他能守住财富的关键。他说,他卖了的股票经常还能够涨很多,但他从不后悔,天底下的钱是赚不完的。
“淘金之旅”就是公司调研
林园有个绝活———公司调研。据他称,只要是重仓的公司,他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去调研,有时候是总部,有时候是它的竞争对手,或是经销商和市场。
据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回忆,SARS的时候同仁堂在北京开股东大会,只有他和林园到场,而且是分别从香港和上海飞过去的。同仁堂的工作人员当时既佩服又紧张,大冷天地把所有的门窗打开了开的会。
今年春节前,林园为了看赤天化,三九天还跑到了贵州的深山老林里。“上去7个小时的盘山公路,下来又7个小时。把我转得都吐了。他们公司董秘说,我是头一个去公司看的投资者。”
2月6日,记者陪同林园来到招商银行调研。听到他问招行哪几家分行对利润贡献最大,他要一一过去考察的时候,招行董秘和股证事务代表好奇地睁大了眼睛,估计他们很少见到这么认真的个人投资者。而前几年,林园为投资宁沪高速,竟把沿途的所有大城市都考察一遍,以便评估未来车流增长的潜力。
“很多人为了买件衣服逛半天,买股票却道听途说,能不赔钱吗?”林园信奉眼见为实。而且因为做过生意,他看公司颇有独到之处。
别人看高速公路,觉得车多的好,他不以为然。“现在车就跑满了,将来成长性怎么保障?”别人担心白酒价格战,影响销售。“好的白酒怕什么,现在都是年份酒,就算有库存,越存越值钱!”
林园考察公司好坏有个非常好玩的指标,叫“经营的轻松度”。“我看中的好公司,很多都是傻子去管都能赚钱的公司,老板们经营起来非常轻松。你去调研,他会得意地带你这看那看,告诉你他们的经销商在大门外排多长的队;告诉你今年的合同去年几月几号就订完了。有些公司可不然,你去了他拉着你诉苦,说竞争压力大,当老板难。哈,这样的公司我看过了,就不打算买了。”
公司调研成了林园一次次的“淘金之旅”,“我为什么那么坚定地买茅台?当年调研时我发现,光它窖蔵的年份酒,总价值就超过了当时股票的总市值,这说明当时茅台被严重低估了。”据说,林园至今持有茅台总共数百万股,让他赚了上亿的钱,就在记者进行采访的一个月内,茅台又为林园带来了9000万元的市值增长。
暂未破解的两大谜团
对于林园的投资水平,圈内见仁见智。有人说,他又土又笨,一不懂财务,二不看专业投资的书,光靠两条腿跑公司,以前是运气好,今后成不了大气候。但也有人认为,林园有做投资的大智慧和天赋。他的炒股理念,就是化繁为简。
林园与记者的一些平淡对答其实颇为值得玩味。
“你到处看公司,不看盘吗?”
“不看。”
“关心宏观经济吗?”
“我对中國经济有信心,所以只关心國家大的方针政策。”
“油荒呢?很多基金经理担心这会殃及股市。”
“什么时候中國工人工资涨上去了,我就不买股票了。中國经济与别國相比,最大的不同就是劳动力成本低,别的因素都差不多。没什么值得担心的。”
“怎么对股市这么有信心?”
“这年头,还往哪找这么便宜的股票呀。虽然真正好的公司并不多,但有那么几十只就够你赚的了。”
“听说你看报表不太灵?”
“没关系,我找朋友帮我看。懂的就做,不懂的就放弃。”
对于曝光这件事,林园的解释是,“我要确立我的标准!也想告诉投资者,哪怕赔了钱也不要灰心,还是要对这个市场有信心,坚持就是胜利!”
当然,林园也不否认他有自己的意图。“现在跟你说了也不明白,等牛市来了你就知道了。”林园的一些朋友对此的猜测是,他或许希望成为巴菲特那样有号召力的人物吧,一呼百应,买什么股票就有人跟着抬轿子。也有人说,林园钱赚够了,想出名了,或许也想借机搞个私募基金什么的。
至于借钱一事,他也不避讳。“我借钱只买转债,有多少借多少。那些快到期的、价格在面值附近的转债,几乎没有任何风险。买了我就猫在里面,牛市来了或是股改优厚的就转成股票。”
“我是一个商人,做任何事都是有目的的。现在我就是在为牛市做准备。”有一次谈话末了,林园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了这样的注脚。 |
|